汽车降价潮范围扩大 压力传输至自主品牌

卡盟网 2019-04-03 浏览:4992次

  制造业增值税下调政策公布后,近日,多家车企宣布下调官方指导价,*高降价幅度可达数万元。

  显然,车企的目的是为了多卖车。不过,降价潮过后,汽车市场会不会回暖仍不好判断。
  3月31日,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:“降价能在一定程度刺激汽车市场的消费,并且还可以带动企业的活力。目前来看,今年车市有望在下半年回暖,预计全年汽车销量将会实现零增长,乘用车将会实现1%的增长。”
  中国汽车产销高速增长的时期已经过去,低速增长或是未来的常态,已经是业内共识。不过,2018年总体需求疲软,出现了负增长,但正因为基数较低,有利于2019年的车市取得较好的增长。
  在崔东树看来,企业降价等于降税改善利润空间让给消费者,但**降税的目的并非为了降价,主要是为了给企业更大的盈利空间,让企业更好地投资和加大投入,实现良性发展。所以,部分车企降价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。
  在此轮降价中,各品牌的调价幅度差异比较大,如奔驰AMG车型*高降幅达6.4万元,但实际并非如此。买车要看实际成交价,这个价格是由市场供需来决定的。增值税下降之后,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产品的成交价均远低于厂商指导价,如2019款宝马320LiM运动套装指导价为33.98万,实际成交价不到28万元。
  对此,有一种声音认为,此次降价更多的是博取消费者眼球,其实受益者主要是车企,降税在一定程度减少了企业的压力,留给企业更多的利润空间。
  降税幅度从1%到3%
  去年5月1日,**财政部联合税务总局发布了《关于调整增值税税率的通知》,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%降至16%的影响,多家豪华品牌车企相继宣布下调汽车的指导零售价,如宝马、奔驰等。
  当时,有分析认为,1%的调整对汽车零售价影响并不大,目前汽车终端实际成交价才是消费者*为关心的,主要由市场来决定的。自然,实际效果也不尽如人意,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汽车市场销量不断下滑,全年车市负增长已经无法避免。
  全国乘联会分析称,1%的税收降幅虽然小于前期2.5%的购置税优惠,但普惠性的降税也是车市的利好,大部分豪华车企的价格虽微幅调整,但主流车型的降价调整很难。因为考虑到近期的上游汽车原材料的成本上升压力偏大,入门级车利润下滑严重,仅增值税降税1%,难以抵消成本综合压力。
  今年的情况与去年有许多类似的地方:一方面由于购置税优惠政策全面退出,消费动力不足;另一方面受宏观经济增速回落、中美贸易战,以及消费信心等因素的影响,短期内仍面临较大的压力。
  因此,为避免今年车市大幅下滑,**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%的税率降至13%,新的增值税税率将从今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,降税幅度高于去年。
  从**层面来看,降低增值税是希望减轻企业负担。如果大众化汽车品牌采取降价措施,短期内对企业销量会有所帮助,但价格优惠冲量之后,车企在销售端的优惠空间将更小。此外,在品牌溢价方面,大众化品牌远远不及豪华品牌,豪华品牌有着更大的降价空间。
  自主品牌竞争更激烈
  从目前公布的2月份全国汽车销量数据来看,各大类车型增速分化仍较明显,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仍在下降,前2个月累计销量仅为135.6万辆,同比下降23.0%,市场份额为41.8%,相比去年下降3个百分点。
  其中,中国品牌轿车销售30.8万辆,同比下降13.9%,占轿车销售总量的19.7%,比上年同期提高0.2个百分点;中国品牌SUV销售82.3万辆,同比下降25.2%,占SUV销售总量的58.3%,比上年同期下降5.1个百分点。
  实际上,随着合资车企产品不断下探,部分产品的价格已与一些主流自主品牌产品重合,合资品牌价格下降,影响了自主品牌的定价。
  但整体上,自主品牌车企在内部管理和利润上,仍有较大调整空间。崔东树认为,自主品牌车企受增值税下降影响,企业活力在不断增强。
  自主品牌竞争格局已经较为稳定。按照去年的业绩表现,自主品牌竞争格局已经形成,吉利、长城、长安蝉联了2018年自主品牌销量前三,吉利仍然占据榜首位置,销量首次突破150万辆。
  此外,上汽乘用车表现强劲,去年全年累计销量达到72.9万辆,同比增长39.7%,这主要得益于SUV和轿车较为均衡的发展,成为自主品牌阵营里新的增长极。
  对此,有汽车业内人士表示,今年自主品牌分化还会继续加大,竞争也会更加激烈,很可能会出现“强者越强、弱者越弱”的局面。
  (*本文转自新浪汽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