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市“寒冬”下,沉默许久的东风裕隆日前不断被传出“工厂停滞、即将退市”的消息。
“目前已经无车可卖,只能提供维修保养服务了。”上海一家东风裕隆纳智捷4S店的工作人员王伟(化名)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说。记者在该店看到,店内并无消费者光顾,只有几辆纳智捷车型在做维修。
但东风裕隆方面否认了“工厂停滞、即将退市”的传闻。“目前公司正常运转,我们也在持续扩张人员体系。自2019年1月以来,新入职员工已有百人以上。”6月26日,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东风裕隆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,为顺应汽车电动化发展趋势,东风裕隆已将部分产能转移至新能源产品上。
“今年是东风裕隆实施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性一年。”上述东风裕隆内部人士称。
东风裕隆的“死循环”
根据乘联会数据,今年前5月,纳智捷累计销售量仅为571辆,同比下滑88.4%,其中2月销量仅为18辆。这距离东风裕隆今年1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仍十分遥远。
“中国汽车市场消费疲软、相关法规政策提前实施,这导致东风裕隆销量整体下滑。”上述东风裕隆内部人士向记者解释称。
东风裕隆并非没有风光过。2010年,东风裕隆曾提前两个月完成10万辆的年销目标,这也是东风裕隆首次实现单年销售突破10万辆,但随后这样的“幸福时光”再未光顾。2015年,东风裕隆年销量为6万辆;2016年该数字下滑至4万辆;2017年,1.8万辆;2018年,东风裕隆年销量跌破1万辆红线,仅为7025辆。
“以前的东风裕隆并不差,年销量能在5万辆以上,能保持盈亏平衡。但短短3年间,销售业绩便急转直下。”一位东风裕隆的离职员工向记者感叹。
产品竞争力不佳是东风裕隆陷入销量困境的主要原因。“之前和东风裕隆接触时发现其在产品开发过程中,并没有市场调研环节,包括造型评审和冻结、上市验证等。这意味着在产品开发过程中,东风裕隆不够重视消费者验证环节,毕竟这是要花费成本的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。
“纳智捷最拿得出手的一款车就是大7,产品刚推出时还颇受欢迎,外形也能媲美合资,但油耗高影响了它的口碑,同时因售价高、保值率低等原因竞争优势逐渐丧失。”艾瑞咨询汽车分析师冉闯闯向记者如此分析东风裕隆衰落的原因。
东风裕隆纳智捷大7车型于2011年推出,售价18.8万元~26.8万元,销量最好时年销量有3万辆以上,但2018年大7年销量仅为744辆。
记者在某汽车类投诉网站看到,今年东风裕隆纳智捷的投诉已有42条,多集中在核心零部件短缺、售后服务承诺无法兑现上。
“之前车出了小问题送去维修,方向盘组合开关的配件一直无货,等了大概一个多月,经过投诉才解决了问题。现在纳智捷销量差,售后成了大问题。”一位成都东风裕隆 优6 SUV车主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无奈地表示。
对此,王伟也解释称:“经销商并非不想提供好的售后服务,奈何厂家不够‘给力’。消费者的车坏了来维修,其他品牌可能两天就会把相关的零部件发来,而纳智捷可能需要在一周以上,消费者等待时间太久,会不满投诉也是人之常情。”
记者了解到,目前不少地区的东风裕隆经销商只能提供售后服务。根据公开数据,2017年年初,东风裕隆旗下的全国经销商只有100多家。“销售网点过少容易造成销量萎靡,越萎靡越亏,经销商就会退出。”博纳咨询汽车研究总监闻文认为,这是一个死循环。
事实上,2017年股东双方的矛盾使东风裕隆的发展更为困难。彼时,在东风裕隆持股50%的东风公司宣布全面退出东风裕隆经营管理,但“撤人不撤资”,东风公司作为东风裕隆投资方参与运营,在内部管理、决策上或由裕隆集团占据主导。
“车企股东会有自己的产业相关‘朋友圈’,一家车企会以主导方的供应链为主,来避免内部争斗带来的问题。东风公司在我国汽车产业中是有话语权的,而裕隆如果仅靠自己的资源,在产业供应链上成本会很高。”冉闯闯告诉记者,没有东风公司的支持,东风裕隆更加难做。
转战新能源求生
据了解,自2010年成立至今8年多时间,东风裕隆的产品并不多。目前东风裕隆在售车型有6款,皆为国五车型。这意味着,7月1日之后,东风裕隆在不少执行国六排放标准的省市将无车可卖。“马上要实施国六排放标准了,店里的几台纳智捷在前段时间就已打折售出。至于什么时候能有国六车型,完全不知道,也没有厂家通知。”王伟对记者说。
为了缓解无车可卖的困境,东风裕隆纳智捷开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加强布局。上述东风裕隆内部人士告诉记者,日前在杭州工厂下线的纳智捷U5 EV是东风裕隆在新能源战线的战略车型。除此之外,东风裕隆还将推出新的SUV 纳智捷URX,预计在今年第三季度正式亮相。
东风裕隆称未来将由“传统汽车制造商”向“整体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”转变。其纳智捷U5 EV车型将重点用于共享出行领域,自今年3月开始,已在杭州、苏州等地启动试运营。
“同时东风裕隆纳智捷正在优化调整经销商网络,我们目前新增了24家体验店,以弥补空白辖区的售前、售后业务。”上述东风裕隆内部人士告诉记者。
但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力度加大,不少车企已经开始在该市场“重兵”布局,并依托新能源汽车向出行服务商转变,在此情形下,市场留给东风裕隆的时间和空间还有多少?
(*本文转自每日经济新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