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“很严重”的汽车故障并不是无解

卡盟网 2017-08-22 浏览:4538次

  夏季是汽车故障高发季节,车里别放打火机,别在太阳下洗车,注意胎压,贴深色玻璃膜之类的问题相信大部分车主并不陌生,今天卡盟汽车团购网小编整理了几种看似比较严重的突发事故,赶快跟随汽车团购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!

  机器冒烟

  汽车冒烟是自燃的前兆吗?其实不代表自燃,也不代表多严重,你依然有机会把车开到修理厂。发动机直接冒烟并有机油味,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十年以上的老车上。现在买辆二手车已经是很多人的选择了,老车出问题的情况也就比较多见了。发动机里冒烟,直接从机器盖边缘缝隙里飘出来,烟的颜色往往偏蓝色,味道明显是机油,这种情况其实就是烧机油。往往是因为发动机太老了,气门室盖垫和正时垫老化,导致机油渗漏,参与了燃烧。

  维修起来不难,但是非常耗时间,就是把该换的橡胶垫都换了,老车的配件一般比较难找,只能去汽配城淘货。遇到这种情况,先下车查看发动机舱,确定不是自燃,把车晾一会儿,温度下来后再启动,如果不冒烟了,那就慢慢开去修理厂吧。

 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由于橡胶垫老化导致的这种冒烟情况,多出现在早上气温低的时候,热胀冷缩的原理,早上橡胶垫缝隙更大。开一段路,热起来反而冒烟不那么多了。换完了橡胶垫后,一定嘱咐修车师傅清理干净油泥,否则这些残留物在高温的发动机附近,还可能导致被引燃,虽然没有大危险,但是你会发现发动机又冒烟了。

  水箱开锅

  很多司机面对水箱开锅也会手忙脚乱。如今的家用汽车都用上了高效的防冻液,但并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。发动机上的水泵磨损故障、防冻液管线老化、接头处破损等都会导致防冻液渗漏,进而导致水箱温度超高,此时仪表盘上的水温表会报警并显示实时温度。

  此时如果继续行驶,发动机里就会“开锅”,严重的会冒出白烟并伴随一股略微刺鼻的气味。不用怕,这个烟不是着火了,而是防冻液沸腾后的水雾。水温表会从正常的90度升温到120度左右,此时千万不用慌,也不要继续行驶了。把车停路边,打开发动机舱看看防冻液的水壶,是不是液面的高度反而升高了?千万不要试图打开盖子,高温会烫伤你,液面升高是由于循环系统内的压力导致的,说明防冻液渗漏严重。此时再观察发动机舱内,应该可以看到至少一处有渗漏现象。

  你现在需要做的是,确定渗漏的程度。如果看到有大量防冻液哗哗的流,那只能叫救援车了。如果不是这么严重,只是像自来水龙头那样滴水的话,你的车还有救。去买几瓶纯净水回来,再把车凉一凉,等水壶里的液面往下走了,温度下来了之后,打开壶盖,加大约500毫升纯净水进去,马上着车看水温,不出意外的话,应该在90度左右了。慢慢的开到*近的修理厂去吧,注意不要急加速,水温表一旦突破110度就马上下车继续加水(注意安全防止烫伤)。

  到了修理厂,找到破损漏水的源头,修复后即可上路,发动机不会有任何损伤。

  机油报警

  对于很多朋友来说,仪表盘上的机油压力灯如果突然亮了,肯定吓一跳,心想车坏了吧,马上就慌了。还是那句话,先别急,停车看看机油尺,如果是缺机油很严重,那就别开了,把车拖走去维修。如果没缺机油,就更不用着急了。即便是超过保养周期没换机油,一般也不会触发机油压力灯点亮。

  想想*近一次什么时候做的换机油保养,如果是新换不久,换之前没有出现过指示灯点亮,那么很有可能是*近一次保养的时候用的机油和机滤有问题,不合发动机的口味了。试着再慢慢开几分钟,如果机油压力灯熄灭了,那可以继续往前开了。当然需要你时刻关注仪表盘,先不要去修理厂,再开一段,如果没问题了就先不要修,很可能是机滤的偶然不畅通导致的一过性现象。

  如果下次再用车的时候机油灯不再亮,八成也就没事了。如果反复出现,但开了一会儿灯又熄灭,那还是去查查吧,两种可能性,一是机油机滤问题,需要再次更换,二是传感器故障,需要更换。

  胎压报警

  路面上跑的车,胎压完全**到没问题的,是相当少的。不要企图肉眼目测,胎压低你是看不出来的。胎压报警也别慌,实测下再下结论。并不是所有的车都带胎压监测功能,带胎压监测功能的车其数值也不一定准确。说了半天跟没说一样,不过我想告诉你的是,自己买一个大品牌的胎压表随车携带,也就几十块钱。当车载胎压报警时,自己下车测一测就真相大白了。

  很多朋友说我的车轮胎看上去很正常啊,也没瘪啊,怎么就胎压低了呢?其实,胎压低或高,咱们肉眼是看不出来的,如果你能看出轮胎明显瘪了,那胎压估计都接近零了,肯定是扎胎了。胎压报警,根本不用慌,马上停车检查,*差的情况无非就是扎了钉子去补胎。

  由于很多车辆的胎压监测系统测试原理是实时检测轮胎的周长,当周长发生变化时,便认为是缺气,就是胎压低,这种逻辑往往会发生误报警。相对来说,在气门嘴内安装的电子胎压实测系统,准确率更高。

  地毡积水

  下雨后地毡下湿了,百思不得其解,其实就是你的车有漏水的地方,但是偏偏就湿了地毡,下雨后再开车,上车后发现地毡下面潮乎乎的,一般人都会觉得匪夷所思,没有洒水啊,怎么搞得呢?这种情况,差不多就一个原因,天窗排水管堵了,这条管子直接通到车内顶棚并经过地板层。

  虽然不是什么大事,但是修起来特别费时间,首先是拆解顶棚内饰板,找到堵塞的水管进行疏通,然后就是把座椅、地毡层全拆了,晒干了再装回去。不过这跟下雨时的泡水车完全不同,只是车里被雨水光临过,肯定会有异味。

  看了这么多,相信大部分车主对于汽车故障有了更多的认识,在行车中,卡盟小编想说的还是安全**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