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技术让电动车突破低温禁区

卡盟网 2017-09-04 浏览:4437次

  研究发现,新能源汽车在面临-20℃至-30℃的低温时,动力电池的充、放电特性变差,电池容量和寿命也会衰减,这些将导致车辆续驶里程及整车动力性能显著下降!8月31日,北京理工大学等科研团队发布了一项成果:全气候电池产品研发成功,也就是在所有气候条件下,包括极端低温的情况下,电动车的电池还能正常工作。

  现在电动汽车(续航里程)已经到了300公里以上没有问题,但在零下10℃的环境下可能就只能跑几十公里。北京冬奥会两个场馆之间*远的,也就是北京的五棵松到张家口的崇礼距离是260公里,电动车在低温下如何续航是必须解决的问题。

  新技术,让电动车突破低温禁区,利用金属在电池内部加热会产生快速导热性,孙逢春教授领导的团队研发出了**上**个全气候电池产品。在现有的锂电池中加入了一层金属镍铂片连通电源,就可以使电池迅速加热!

  在零下30℃的时候,我们电池的温度二十几秒就提升到零度以上了,这样就可以非常好地工作,而且对电池的寿命没有丝毫影响,这是核心技术所在。也就是说电动车再没有禁区了,在这个方面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原理和技术。

  低温环境,新能源车关键技术全攻克。此外,低温环境下整车系统集成及控制等关键技术也获得突破。自动驾驶与自动充电协同控制技术等,都为冬奥期间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  从电池单体、电池系统到整车的系统集成,现在应该说技术上已经全部攻克。我们这些核心关键零部件都是按照低温零下45℃这个标准来进行要求,确保冬奥会期间不出问题。

  据介绍,全球首批全气候电动汽车将于今年12月底发布,然后前往漠河等高寒地区进行零下45℃左右的实验。预计2020年完成4种车型共11辆产品样车的开发,并开始示范运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