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行业新闻
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,各行各业如今都感受到了数字化带来的影响。在科技推动汽车产业持续变革的背景下,无人驾驶/网联/电动车以及出行服务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又该如何呢?
调查显示,目前美国和欧洲的车企、供应商、经销商的利润中有85%来自拥车/驾驶/零售模式,然而汽车行业的数字化变革正在向着共享/无人驾驶的前景迈进,竞争、技术、规模化发展将降低使用共享交通服务的每公里平均成本。这都意味着美国和欧洲的汽车市场将缩水,车企和供应商将被迫整合,来自拥车/驾驶/零售模式的利润也将减少一半。
随着技术进步,2028年的无人驾驶技术将达到4/5级。4/5级无人驾驶汽车随之成为市场主流。凭借目前的技术,5级无人驾驶还很难实现,仍需基础设施和技术的重大创新,成为主流的时间不早于2027-2028年。2030年,全球4/5级无人驾驶汽车将达到8000万辆左右,中国为3300万辆左右。
随着机器人经济的发展,消费者出行选择也继续快速增多。未来出行服务的主要领域(车队、运作、法规、基础设施)将高度本地化,尝试进入全球市场将面临诸多挑战,包括多重法律限制、各类行业参与者持续进行出行服务的创新、地域内参与者之间的激烈竞争、参与者类型太多,等等。思略特预测每个城市都将形成复杂的竞争格局,*终集中为无人驾驶。
到2030年,美国、欧洲和中国共享出行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.5万亿美元,有望以每年24%的复合增长率增长,并于2030年达到1.5万亿美元。2017年,中国共享出行服务的市场规模为150亿美元,2030年将达到5640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为32%。
在无人驾驶和出行领域发生大改变的情况下,整个汽车产业的利润将受到什么影响?机器人经济为车企在家庭出行开支领域提供了三种机遇:通过服务提升汽车价值/价格、多模式出行服务、第五块屏生态系统服务。其中,多模式出行服务将给车企带来了**限度提升收入和利润的机遇。由于数字化服务与传统汽车设计和销售业务背道而驰,导致车企在这两方面的规划倍感压力。
利润方面,目前汽车企业在共享无人驾驶家庭出行领域的利润占到22%左右,但到2030年会发生改变,只能掌握整个行业的17%。如果是未来全部实现无人驾驶,将有近50%的利润来自于共享出行平台。汽车产业因为出行模式的变化,以及受无人驾驶的推动,整个产业链会发生重组。